全国免费热线
0731-82042415
-
苯甲酸溶解时水温多少合适
苯甲酸溶解时的推荐水温及操作要点如下:一、最佳溶解温度范围常规溶解温度推荐使用90℃以上热水溶解苯甲酸,此时溶解度显著提升(95℃时达6.8g/100mL水)。若需完全溶解,可将水温控制在75-95℃,此区间溶解度从2.2g增至6.8g,溶解效率较高。特殊溶解方法工业或食品应用中,常加入碳酸钠或碳酸氢钠辅助...
查看详情 >2025-04-30
-
煤炭化验仪器实验中苯甲酸标定的最佳操作温度是多少?
苯甲酸标定的最佳操作温度及相关条件如下:一、核心温度范围常规标定温度推荐在25℃±2℃的室温环境下操作,此时苯甲酸物化性质稳定(pKa=4.2)。若涉及溶解步骤,需控制水温不超过100℃,避免苯甲酸快速升华导致损失。特殊操作温度要求熔点测定:需预热仪器至100-110℃(低于熔点122℃约20℃)...
查看详情 >2025-04-30
-
煤炭化验设备胶质层测定仪校准规范
胶质层测定仪校准规范需重点关注以下核心环节及技术参数,确保设备运行符合标准要求:一、配件校准要求香烟纸管规格直径需符合国标要求,过细会导致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测量误差增大。圆石棉垫厚度控制石棉垫过厚会降低透气性,导致胶质体溢散受阻,Y值偏大,校准中需验证其厚度≤标准值。煤杯装配精度煤杯内壁滤...
查看详情 >2025-04-24
-
哪些因素会影响固定碳的含量?
影响固定碳含量的关键因素分析一、煤化程度核心作用:煤化程度是决定固定碳含量的首要因素.煤化程度越高(如无烟煤),碳元素富集越显著,挥发分和水分减少,固定碳占比提升至80%以上。低煤化煤种(如褐煤)因有机质未充分转化,固定碳含量仅40%-60%。二、挥发分与水分含量反向关联:挥发分和水分含量越高,...
查看详情 >2025-04-23
-
固定碳对煤炭质量的影响分析
固定碳对煤炭质量的影响分析一、固定碳的定义与重要性固定碳是煤炭除去水分、灰分和挥发分后的残留物,主要由碳元素构成26作为煤炭质量的核心指标,其含量直接反映煤的燃烧性能和能源价值。二、固定碳对煤炭质量的具体影响燃烧性能与发热量固定碳含量越高,煤炭的发热量越大,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越多67。例如,无...
查看详情 >2025-04-23
-
水分测定仪适用于哪些行业?
水分测定仪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,以下是主要应用领域及典型场景:1. 电力与能源行业变压器油/绝缘油:卡尔费休法用于检测电力设备中的微量水分(ppm级),保障绝缘性能。煤炭/生物质燃料:卤素或红外水分仪控制燃料含水率,优化燃烧效率。2. 食品与农产品加工粮食与种子:快速测定小麦、玉米等谷物水...
查看详情 >2025-04-21
-
煤质化验仪器水分测定仪的工作原理
水分测定仪的原理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,不同方法基于不同的科学原理来检测样品中的水分含量。以下是常见水分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及适用场景:1. 物理法(加热失重法)原理:通过加热样品使水分蒸发,测量样品前后的质量变化,计算水分含量。代表仪器:卤素水分仪、红外水分仪、热重分析仪(TGA)...
查看详情 >2025-04-21
-
煤炭检测设备---灰熔点测定仪的检定规程
一、检定前准备1、设备检查确认传感器、电源接口、连接管路等部件完好无损,必要时更换损坏组件。准备高精度温度计(误差≤0.5℃)、压力计、称重器等校准工具。2、环境要求设备需置于通风干燥环境,远离易燃易爆物品7。二、检定程序1、温度校准使用标准温度计对比测定仪温度读数,误差需≤0.5℃。...
查看详情 >2025-04-18
-
煤炭化验仪器灰熔点测定仪的工作原理
灰熔点测定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温加热与光学观测相结合的方式,测定煤灰等物质在受热过程中的熔融特性,具体流程如下:1. 高温加热系统样品置于高温炉中,通过电加热系统(如硅碳管)按设定升温速率(通常1~10℃/min)加热至目标温度(最高可达1600℃)。加热过程模拟工业锅炉的实际燃烧环境,确保温度控制精确且稳...
查看详情 >2025-04-18
-
煤炭检测设备---半微量蒸汽定氮仪的维护保养周期
半微量蒸汽定氮仪维护保养周期指南一、日常维护(每次使用后)1、清洁与排污清洗蒸馏装置:实验结束后用80mL水进行蒸汽蒸馏5分钟,清除残留物。擦拭安全门、滴流盘及仪器表面,避免碱液或酸液腐蚀。蒸汽发生器每日至少排污一次,保持系统清洁。2、管路检查检查蒸汽管路、碱液管路是否泄漏或结晶,用温水冲洗碱...
查看详情 >2025-04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