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免费热线
0731-82042415
如何判断测硫仪的电解液是否失效?
2025-07-08 08:59:30
判断测硫仪电解液是否失效需综合以下关键指标,硬件故障或试剂失效均可导致标样结果系统性偏低:
一、直观物理状态判断
颜色异常
正常状态:浅乳白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.
失效表现
淡黄→棕红(碘单质过量析出)。
深红/发黑(严重过电解或电极污染)。
浑浊/絮状物(杂质沉积)。
沉淀与黏度变化
出现结晶或黏度增高,堵塞电解池熔板气孔。
玻璃熔板附着黑色硫化物(需用酒精清洗)。
二、化学性能验证
PH值检测(核心指标)
有效范围:PH=1~3(精密试纸测量)。
失效临界:
PH[19][[4][19]<1:强酸触发光敏副反应,生成额外碘/溴干扰滴定23],导致标样结果系统性偏低;
PH>3:碱性环境降低SO₂吸收效率,反应滞后。
电解效率测试
电解电流持续波动或无法归零(导电性下降)。
滴定终点指示灯异常(结束后仍亮),表明反应失控。
三、操作异常现象
重复性超标
同一标样多次测试偏差>0.05%,直接反映失效。
气泡与搅拌异常
电解池气泡减少、分布不均(失效后气体扩散受阻)。
搅拌速度调至最高仍出现失步(电解液黏稠度改变)。
终点判断延迟
样品燃烧结束后,电解时间显著延长(正常≤8分钟)。
四、维护性诊断与处理
电极联动检查
铂电极表面发乌或覆盖褐色污垢(需用1000目砂纸打磨)。
电极开胶或引线氧化导致信号中断。
更换后验证流程
新电解液配制:碘化钾5g+溴化钾5g+蒸馏水250ml+冰乙酸10ml(避光操作)。
更换后需用高硫废样中和系统(2~3次),再测试标样。
若标样仍偏低>0.10%,调整仪器补偿系数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