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免费热线
0731-82042415
煤炭化验仪器灰熔点测定仪的操作步骤是什么?
2025-05-19 09:50:30
一、灰锥制备与固定
样品制备
取粒度<0.20mm煤样按工业分析法完全灰化,研磨至0.1mm以下。
取1-2g灰样与10%糊精溶液调成可塑状,用不锈钢模具压制成高20mm、底边7mm的标准灰锥。
风干或60℃烘干后备用,压制密度控制在1.8-2.2g/cm³。
灰锥固定
采用氧化镁或镁砂糊状物将灰锥固定在托板三角槽内,确保灰锥垂直度偏差≤1°。
二、仪器安装与调试
硬件装配
安装硅碳管时预留1-2mm热膨胀间隙,避免高温碎裂。
调节摄像头与观测孔距离至25-30cm,确保成像清晰覆盖整个灰锥。
连接热电偶时红端接正极,冷端补偿器温度设为实验室室温。
软件设置
关闭计算机屏保及自动休眠功能,设置分辨率为640×480。
选择GB/T 219标准程序,初始升温速率默认15℃/min。
三、炉膛气氛控制
弱还原性气氛配置(根据炉型选择)
气密刚玉管:中央放置5-6g石墨粉,两端通入50%H₂+50%CO₂混合气体(流速≥100ml/min)。
气疏刚玉管:中央放置15-20g石墨粉,两侧填充30-40g无烟煤颗粒。
氧化性气氛配置
移除所有含碳物质,保持炉膛空气自由流通。
四、加热测试与观测
初期升温
<900℃时维持15-20℃/min升温速率,硅碳管最大电流不超过30A。
800℃时微调摄像头光圈,确保灰锥轮廓清晰可见。
特征温度检测
DT变形温度:灰锥尖端开始弯曲或变圆。
ST软化温度:锥顶接触托板或形态变为球形。
HT半球温度:高度降为底边长度的一半。
FT流动温度:熔融成高度≤5mm的薄层。
≥900℃切换为5±1℃/min标准速率,观测窗口佩戴墨镜防护。
通过视频采集系统实时监测:
五、数据记录与终止
异常处理
温度超过1500℃未达FT时,记录为“FT>1500℃”。
软件自动保存温度曲线及灰锥形态图像,支持二次复核。
关机流程
到达FT或1500℃后切断电源,待炉温<300℃再取出刚玉舟。
清理托板残留物,保存检测报告(包含DT/ST/HT/FT及环境参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