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免费热线
0731-82042415
分析水和全水的定义是什么?
2025-05-15 09:47:30
分析水与全水的定义及区别
1. 全水(总水分,Total Moisture, TM)
定义:全水是指样品中所有形式水分的总和,包括:
外在水分(自由水):物理吸附在样品表面的水分,如煤炭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吸附的雨水、露水等,通常在40-50℃下即可蒸发。
内在水分(结合水):与物质内部结构结合的吸附水或化学结合水,如煤炭分子结构中的水分,需要在105-145℃下才能去除。
结晶水(部分行业适用):如石膏(CaSO₄·2H₂O)中的结晶水,需更高温度(如800℃以上)才能分解。
测定方法:
干燥法(105-110℃烘干至恒重)
微波法(快速测定大批量样品)
卡尔费休法(微量水分测定)
典型应用:
煤炭行业:计算运输损耗、储存稳定性、发热量修正
食品行业:评估产品保质期
建材行业:水泥、石膏的水分控制
2. 分析水(空气干燥基水分,Moisture in Air-Dried Basis, Mad)
定义:分析水是指样品在实验室标准条件(25℃,50%相对湿度)下平衡后的水分,主要包括:
自由水(105℃可蒸发)
部分结合水(某些行业在145℃测定)
不包含结晶水(除非特殊处理)
测定方法:
105℃干燥法(常规)
145℃高温干燥法(煤炭行业)
卡尔费休滴定法(高精度测定)
典型应用:
煤炭行业:燃烧效率计算
化工行业:原料质量控制
医药行业:药品稳定性测试
核心区别对比表
实际应用示例
煤炭检测:
全水:决定运输成本和储存条件
分析水:用于计算热值和燃烧效率
食品检测:
全水:影响产品保质期
分析水:反映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
常见误区说明
结晶水是否包含:全水通常包含,分析水一般不包含
测定干扰因素:全水易受环境湿度影响,分析水需避免硫化物干扰
总结
全水反映样品的整体水分状况,主要用于物流和储存评估;分析水是实验室分析基准,侧重工艺控制和品质分析。理解两者的区别对正确选择检测方法和解读数据至关重要。